?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性欧美videofree高清精品,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自主招生走向終結,九省市高中學生曾被曝論文涉嫌造假

2020/01/18
導讀
正視錯誤,完善機制

 - 編者按 -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公布《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自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自此,2001年首次在南京三校開展試點的自主招生也走向了終結。

自主招生,本意是破解招生中的“唯分數(shù)論”、選拔創(chuàng)新型人才,卻頻頻爆出申請材料造假等事件,可謂是毀譽參半。本文為2018年《知識分子》關于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的一篇舊文。不管高招改革未來走向如何,期盼實現(xiàn)“促進公平公正,著力完善制度規(guī)則,切實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撰文 | 莽  原

責編 | 程  莉


  


如果你看見家里有兩只蟑螂時,很可能那些看不見的地方藏著成窩的蟑螂。


2018年8月初,鄭州一中多名學生被曝出自主招生學術論文造假,紀委調查組進駐學校,讓自主招生的話題陷入輿論的旋渦。而涉事學生家長,某國家司法機關公職人員,竟對此拋出一句“大家發(fā)表的論文都是抄的……天下論文一大抄。


此言誠不我欺。先來看一幅截圖。



圖片來源:知網


“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互聯(lián)網金融”,“克隆技術”,“遠程醫(yī)療”……圖中的這些“高精尖”領域論文都出自于同一個單位的作者。不過,這個單位既不是某個科研院所,也不是哪個行業(yè)領先的科技公司,而是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百年名校長郡中學。它們的作者不是哪位癡迷學術的老師,而是一群高中生。


高中生發(fā)表學術論文的一大動因正是自主招生。一般來說,高校自主招生條件分為五大類。一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五大學科競賽獲獎;二是文科類競賽獲獎;三是科技創(chuàng)新類獎項;四是論文、專利。具有專利發(fā)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或者是出版過文學作品專著等;五是單科成績或是綜合成績十分優(yōu)秀。


在2018年全國90所重點高校中,有39所明確接受發(fā)表論文、擁有專利的考生。不過,2017年4月13日,在當年所有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剛剛結束,教育部辦公廳下發(fā)《關于嚴格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嚴格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行為。一經查實存在材料弄虛作假的考生,自主招生資格將被取消,并且生源所在地省級相關招生考試機構將依照相關規(guī)定取消其高考相應資格。


教育部的通知顯然并非空穴來風。畢竟,面對5分、10分甚至是30分的專業(yè)加分等誘人條件,在自主招生五大條件中,論文專利類可操作空間最為巨大,買賣造假不算太難。

 

順藤摸瓜。

 

筆者選取了以下高考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所發(fā)表的論文進行查閱,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多自主招生論文的真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天津耀華中學

重慶市巴蜀中學

杭州市第二中學

成都市第七中學

西安市高新一中

長沙市長郡中學

沈陽市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

華中師范大學附屬第一中學

 

這9所學校中的每一個在當?shù)啬酥寥珖加兄懏敭數(shù)拿?,是本地基礎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可遺憾的是,在自主招生面前,他們集體淪陷,每一個學校都存在著不止一例學生論文涉嫌造假,而且方式露骨。

 

接下來,筆者分別以上面每一所學校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示”自招學術涉嫌造假的典型方式,追溯論文與學生去向,來揭開這一亂象。


方式一:直接抄襲


這種方式的抄襲最為露骨,僅有少量言語上的改動,題材也基本與高中生可能參加的科研活動相去甚遠。可以說,只要簡單搜索便可識破其中的問題。

在查閱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大量直接抄襲的案例,并且在自招論文學術造假中屬于最普遍的類型。以下舉出四個名校學生的典型案例。
 
1. 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敉瑢W的“重視和培養(yǎng)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學生的營銷理念”(發(fā)表于《教育現(xiàn)代化》)
 
僅從題目來看,霍同學的研究選題便令人生疑。在尚未進入大學學習,更沒有指導大學生經驗的時候,一個高中生究竟是如何了解到營銷理念在生物醫(yī)學工程教育中的缺乏,并設計出具體措施的呢?經查證,該生論文幾乎完全抄襲自2013年9月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袁雪艷、張晶晶二人發(fā)表于《教育管理》上的同名文章。

上為霍同學文章,下為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袁張二人原文

大標題完全沒有改動,文章結構亦幾乎完全抄襲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袁張二人的原文,稍有改動的地方在于根據段落內容添加了部分小標題,如原文第二段“所謂營銷觀念…”被霍同學加上了小標題“培養(yǎng)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生營銷理念的必要性”。
 
而在具體內容上,霍同學的論文采用了直接抄襲類文章的慣用手法,即根據原意更換不同詞匯或語序,進行改述。如此一來,論文查重時被發(fā)現(xiàn)的幾率大大降低。但閱讀后仍然可以很快發(fā)現(xiàn)二者是基于完全相同的材料,講述同樣的論點。比如兩文分別對“國家政策信息和產業(yè)化發(fā)展”進行的敘述。

上圖為原版段落截圖,下圖為霍同學抄襲版截圖

小標題中,該生的論文調換了語序,同時又將“在…基礎上增加”這一短語,改為了“融合在”。細節(jié)上的改動則是該生抄襲的主要方式,如將“未來三年內”改為“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將“生物醫(yī)學工程是一門綜合了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等學科的新興交叉學科”重新表述為“生物醫(yī)學工程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習,涵蓋了工程學、醫(yī)學和生物學等相關學科”;將“小到血壓計、大到手術機器人”,改為“大的手術器械和小的血壓計”。
 
值得注意的是,同許多該類抄襲文章的作者一樣,霍同學還將抄襲原文放入了參考文獻內,并在文中將一段幾乎沒有更改的文字標注了引用,似乎也作為逃避學術不端檢測的一種方式。
 
以上種種,可能幫助一篇露骨抄襲的論文順利通過機器檢測,但終究改變不了其完全相同的行文思路與內容。在兩文題目甚至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國家工信部主管、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主辦的期刊《教育現(xiàn)代化》是如何讓該篇文章過審發(fā)表的?
 
而根據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的官方數(shù)據,這篇文章的“作者”霍同學在今年的自主招生中成功通過了東北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兩所學校的初審。
 
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今年有畢業(yè)生在學校官網上發(fā)文如此感謝道:“學校對我們班同學準備自主招生十分重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老師協(xié)助做好充分準備。

也許應該追問:該校究竟是如何協(xié)助、審查學生自主招生準備的?
 
以下三篇文章,抄襲手法與霍同學基本一致,貼出原文對比后,不再贅述。

2. 重慶巴蜀中學陳同學的“試論中藥房的藥學信息服務”(2018年6月發(fā)表于《現(xiàn)醫(yī)學與健康研究)


涉嫌抄襲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胡運春的“淺談中藥房的藥學信息服務”(2009年7月發(fā)表于《中外健康文摘》)
 
根據巴蜀中學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陳同學于2016年從該校初中部畢業(yè),以此可推測其目前應仍為高中二年級學生。而發(fā)表該抄襲文的《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屬于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主辦單位是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
陳同學抄襲版部分截圖

原文截圖1

原文截圖2

3. 長沙長郡中學肖同學的“小議游戲模擬法在軟件工程課程設計中的應用”(2018年2月發(fā)表于《電子世界》)
 
涉嫌抄襲上海海洋大學王靜等人的“軟件工程教學中基于游戲的模擬教學法及其應用分析”(2016年1月發(fā)表于《科教文匯》)以及長沙工學院陳利平、陳彩虹兩人的“游戲模擬法在軟件工程課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2016年7月發(fā)表于《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根據2017年三月長郡教育集團七校聯(lián)考的成績表單顯示,是時肖同學就讀于長郡中學高二,以此推斷該生應為今年高三考生,不過并沒有記錄顯示其通過了任何一所高校的自招初審。
 
發(fā)表肖同學這篇文章的《電子世界》系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國科協(xié)主管,主辦單位為中國電子學會。早在2014年,該期刊便由于超越業(yè)務范圍大量刊發(fā)論文受到過停業(yè)整頓半年的行政處罰。

肖同學論文截圖1

陳利平、陳彩虹原文截圖

肖同學論文截圖2


王靜等人原文截圖

4. 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張同學和成都七中肖同學的“計算思維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2017年8月發(fā)表于《電腦迷》)涉嫌抄襲湖北文理學院袁磊等人于2014年2月發(fā)表在《計算機時代》的“計算思維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探索”。
 
根據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的官方信息顯示,該文章第二作者成都七中的肖同學通過了今年四川大學與西南交通大學自主招生的初審。
 
發(fā)表該抄襲論文的《電腦迷》系省級期刊,主管單位為重慶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單位為電腦報社。

學生論文截圖

袁磊原文截圖1

袁磊原文截圖2

 方式二:多文拼湊


這種學術造假方式顯然比直接抄襲要更加“安全”,從兩篇或多篇文章中抽取部分材料進行拼湊后,很難被發(fā)現(xiàn)和哪一篇具體論文相似。尤其是下面第一個案例中,作者拼湊了兩個不同領域的論文素材,很容易呈現(xiàn)出一種原創(chuàng)的假象。不過,這類文章在高級的論文查重系統(tǒng)中大部分還是可以檢出至少25%以上的重復率,達到學術抄襲的標準。
 
1. 杭州市第二中學梁同學與方文斌老師的《化學防腐技術與古建筑保護》(2017年2月發(fā)表于《建筑與文化》)
學生論文截圖1

這篇關于古建筑保護的論文,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學生自我興趣足夠濃厚的情況下,一個高中生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遺憾的是,梁同學選擇了抄襲。
 
這篇論文讀起來有一種強烈的撕裂感,如第一段在持續(xù)論述綠色化學的定義與意義,和文章題目或是接下來第二段的化學防腐技術在古建筑保護工程中的應用幾乎沒有任何聯(lián)系,兩段之間亦無過渡。這種撕裂感在從第二個標題開始的文章主題部分開始變得更為明顯。作者大段論述的“綠色化學技術的種類”可以說同文章的主題沒有絲毫聯(lián)系,同后文更沒有任何邏輯上的關系。坦率地說,梁同學這篇不足兩頁的論文中的第一頁完全是在復述一些定義。
 
而造成這樣的撕裂感與“定義復述”觀感的原因就是梁同學選擇了兩篇文章進行抄襲。

經過查閱后發(fā)現(xiàn),這篇論文的兩個主要抄襲來源分別是遷安市環(huán)保局郎志達的“綠色化學技術在環(huán)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分析”(2016年4月發(fā)表于《節(jié)能環(huán)保與生態(tài)建設》)和衢州南孔園林古建筑工程公司楊財富的“化學防腐技術在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應用”(2011年8月發(fā)表于《城市建設理論研究》)。以下為兩篇文章相關內容截圖。

郎志達原文截圖

楊財富原文截圖2

進行比對后,我們很快可以發(fā)現(xiàn),梁同學論文第三段關于古建筑保護困境與難題的敘述幾乎是一字不差地復制了楊財富論文的開篇語,而其第一段以及第二個標題開始的關于綠色化學的大段敘述,則是完全復制了郎志達論文中的相關表述,沒有任何更改。
 
繼續(xù)看梁同學論文的第二頁,其在第四個標題下的所有文字,皆復制自楊財富的原文。

來源:學生論文截圖2

來源:楊財富論文截圖2,3,4

根據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的官方數(shù)據顯示,梁同學在去年獲得了中山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兩所學校的自主招生名額,并最終被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yè)錄取。
 
發(fā)表了這篇大膽拼湊文章的《建筑與文化》系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會刊,國家一級刊物,主辦單位為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梁同學的母校杭州市第二中學在該生自主招生材料準備過程中有無參與,目前尚不可知。不過根據下面該校2016年的大事記來看,本文的第二作者方文斌的確很可能系該?;瘜W教師。在當年的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中,梁同學獲得了一等獎,而指導教師正是方文斌。


梁同學能夠在省級相關學科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卻選擇了投機取巧,抄襲拼湊出一篇論文。而方文斌老師究竟是出于怎樣的考慮要在這樣一篇文章上署名為第二作者的,也不得而知。
 
以下三篇文章同樣應用了拼湊手法,不過素材來源更廣,且多進行了語序調換、改述,其中的貓膩只有通過權威檢測平臺才能夠被察覺,一篇1-2頁的小論文,重復率往往在25%-65%之間,基本可以判斷為抄襲。

2、西安高新一中郭同學的《移動支付的安全性研究 ——基于NFC與聲波通信》(2017年2月發(fā)表于《電子世界》)

(學生論文摘要)

PaperYY:學生論文檢測報告結果

PaperYY:學生論文主要抄襲來源

PaperYY:標紅為學生論文與已發(fā)表文獻相似部分

這篇論文的作者郭同學在今年六月剛剛舉行的陜西省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中獲得了三等獎。根據獲獎時其為高二學生可推斷他是明年高考考生。而發(fā)表郭同學這篇文章的期刊是前文提到過的《電子世界》。
 
3.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戴同學的《計算機在化工中的應用》(2017年12月發(fā)表于《數(shù)字通信世界》雜志)

戴同學論文部分截圖

PaperYY:學生論文檢測報告結果

PaperYY:學生論文抄襲段落案例

PaperYY:標紅為學生論文與已發(fā)表論文重合處

根據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布的名單顯示,戴同學通過了今年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的初審。而發(fā)表該生論文的《數(shù)字通信世界》則系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國家重點期刊。
 
4. 華中師范大學附屬第一中學陳同學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企業(yè)中的應用探討》(2018年發(fā)表于《農家參謀》第23期)


陳同學論文部分截圖
PaperPass:學生論文檢測報告

PaperPass:標黃部分為學生論文與已發(fā)表文獻相似部分

根據陳同學所在的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官網關于校足球隊的介紹來看,2015年9月時其曾作為高一學生擔任校隊前鋒,由此可推斷今年當為高考考生,不過并沒有查詢到該考生今年參加自主招生的任何記錄。
 
發(fā)表了陳同學這篇涉嫌抄襲論文的《農家參謀》雜志,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曾于2003年獲得國家期刊最高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然而在查閱該期刊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該刊發(fā)行頻繁,已遠遠超出其月刊的標準,選文更是多為1-2頁的短小論文,其中含有大量高中生論文作品。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頻繁在該刊發(fā)文,這一現(xiàn)象值得進一步探查。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師生在《農家參謀》上的部分發(fā)表論文

方式三:匪夷所思的署名


利用與學界或產業(yè)界人士聯(lián)合署名并獲得第一作者的方式,學生便能夠獲得一篇頗具學術價值文章的發(fā)表,且極少有抄襲內容存在,被查出學術不端的幾率幾乎為零。同時,每年也的確有許多高中生利用院校平臺完成研究,并與輔導專家共同署名的案例,造假論文很容易以此掩人耳目。這就導致此類論文造假的實際證據很難被掌握。不過,筆者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篇具有造假嫌疑的論文,它的署名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天津市耀華中學王同學與陸軍軍事交通學院齊文哲、海軍的“海外軍事基地運輸投送保障探討”(2018年1月發(fā)表于《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

學生論文截圖1

學術論文截圖2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是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軍校,無論學員還是教職員都需要嚴格遵守《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保密條例明確規(guī)定,“擬公開發(fā)表的軍事學術、國防科學技術論文和反映軍隊情況的各類稿件,投稿前必須經撰稿人所在單位或者文稿涉及事項的主管單位進行保密審查。”不知道本文作者所在單位“天津市耀華中學”“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是如何對這一論文進行保密審查的,而《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雜志編輯部居然接受了一個中學生為第一作者的軍事論文。
 
而根據陽光高考平臺的官方信息顯示,本文作者天津耀華中學的王同學在今年被西南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yè)通過自主招生錄取。

結  語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多位研究者發(fā)現(xiàn),來自優(yōu)勢地位的家庭的孩子更有機會進入重點中學,而且在競爭激烈的精英大學的招生中,也更容易獲得自主招生額外加分等優(yōu)待。

實際上,自2003年實行以來,由于涉及接受精英大學教育機會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分配,自主招生的選拔標準導致的不公平性,歷來備受爭議。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吳曉剛2017年發(fā)表的一項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獲得自主招生破格錄取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社會活動能力、非認知能力、畢業(yè)后的計劃和實際去向,與統(tǒng)招生相比,并無顯著區(qū)別。(詳閱:清華、北大、人大自主招生選拔出更優(yōu)秀的學生了嗎?

本來就已不公平,倘若再用造假等惡劣手段達到攫取本來就稀缺的精英大學入學機會的目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文披露的九個案例很可能只是全國自招學術涉嫌論文造假的冰山一角。但是,筆者也不希望各位讀者將關注點聚焦在某一個學生,或是某一個單位身上。只希望為大家捅破這一層窗戶紙,正視自主招生學術論文中存在的大量問題,從高中學校、自招院校以及學術期刊三個方向進行調查,糾正此前的錯誤,完善機制。
 
對于這群大多數(shù)不滿20歲,從未踏入社會的高中生而言,完成學術論文造假也許不是他們能夠獨立操作的,決定權或許也并不在他們手上。但是,如果我們再不正視自招中存在的問題,今后恐怕還會不斷有如此塌方。 

制版編輯 | 皮皮魚
參與討論
0 條評論
評論
暫無評論內容
知識分子是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chuàng)辦的移動新媒體平臺,致力于關注科學、人文、思想。
訂閱Newsletter

我們會定期將電子期刊發(fā)送到您的郵箱

GO